迟归书中的两位主角是江黎雪谢迟归乔姝,由网络大神谢迟归编写而成,这本书情节合理,跌宕起伏,本文主要描写的是:阿雪以前最喜欢坐在花树下看书。新帝好心赐婚却办了坏事,心虚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他火急火燎把谢迟归召进宫里,却又实在开不了口,生怕不问还好,问了以后谢迟归一个生气掏出刀来砍他。看着新帝眼波乱转,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扭捏得跟个小媳妇一样,谢迟归忍了半个时辰终于烦了。他放下手中茶盏:「陛下若有眼疾,不妨召个太医来瞧瞧。
《迟归》精彩章节试读
阿雪以前最喜欢坐在花树下看书。
新帝好心赐婚却办了坏事,心虚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他火急火燎把谢迟归召进宫里,却又实在开不了口,生怕不问还好,问了以后谢迟归一个生气掏出刀来砍他。
看着新帝眼波乱转,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扭捏得跟个小媳妇一样,谢迟归忍了半个时辰终于烦了。
他放下手中茶盏:「陛下若有眼疾,不妨召个太医来瞧瞧。」
新帝干干一笑:「哈……那个……朕就是想问问,你和那位乔家二小姐相处可还愉快?要不然……朕也赐你们和离?」
谢迟归二话不说,站起来就走。
只留下新帝在后面一叠声地:「迟归?老谢?爱卿??朕是真心为了你好,你可千万别错怪朕呐!!」
回到家,谢迟归看见自己新婚的小小妻子正脱了鞋袜,坐在池边玩水。
他心头猛地一跳,快步上前去,脱了外袍将人抱起来,十分头疼地哄道:
「祖宗,仔细些,你现在可是有身孕的人。」
谢迟归以前不叫谢迟归。
谢迟归以前叫谢池。
一池春水的那个池。
早在十二年前,谢池是上j ch最有名的风流纨绔。
遥想当年,谢家老侯爷四十岁往上的年纪,又得了个幼子谢池。
当是时,谢家大公子成熟稳重,早早被定下承袭侯位,二公子温润端方,三公子知礼守节,兄弟三人又都习得一身好武艺好兵法,个个都是国之栋梁。
谢老侯爷纵横沙场半生,抱着怀中小儿,再看看自己另三个一表人才的儿子,一摸胡须,不免觉得日子圆满至斯,当真夫复何求。
因着这份满足,在谢池的教养问题上,谢老侯爷就松懈了许多。
等谢老侯爷回过神来,发现他这个幼子整天不是爬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就是去怡红院听曲上画舫看花魁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谢池这个人,记吃不记打,哪怕藤条都打断几根,等他伤好了,裤子一提,就又顺着墙根翻出去斗蛐蛐。
把谢老爷子气得够呛。
最后没办法,谢老爷子心一狠,拎着年仅十四岁的谢池上了战场。
谢老爷子原本的打算,是让谢池瞧瞧,什么叫黄沙吹角,什么叫十里狼烟,让沙场给他磨出几分血性来。
没想到这一去,整个谢家,连同驻守在北疆的三万精兵,只活着回来了谢池一个人。
谢池被他断了一臂的三哥死死压在身下,躲过漫天箭雨,三哥的血透过甲胄顺着他的脖颈往下流,滚烫黏稠,烧得谢池颤抖着干呕。
风雪大作,谢池背着已经没了气息的三哥,翻过一重又一重死人堆,踉踉跄跄往外走,最后力竭,被个过路的猎户救下。
第2章
安葬好兄长,谢池拜别猎户,孤身往上j ch去。
还没等他摸到上j ch的风,一则消息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谢侯畏战通敌,放弃抵抗,至使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此等恶行,天地难容,罪连九族。
那天谢池一整个人浑浑噩噩,通天的怒火烧得他整个人像跟烙铁,无处可诉的冤屈又像在烙铁头上串了坨阴云似的棉花。
等他反应过来,已经跟着逃难的流民往南走了很远。
谢池自此改名叫沈迟归。
他花了十二年布局谋划,把当年诬陷谢家的那些人——大皇子、高相、皇后、内奸刘不平、锦衣卫首领侯禁,一个个揪出来,又扶持自己童年时候的玩伴六皇子上位。
谢家翻案的那一天,沈迟归改认回了祖姓「谢」。
却没认回自己原本的名字「谢池」。
当时尚未登基的六皇子曾问他为何不改。
谢迟归摇摇头,说谢池本就该死,死在十二年前,死在那个小土坡上,和他的三哥、父兄,连同那三万将士死在一处。
而不是独自一人,苟活于世。
六皇子登基后,谢迟归官拜上将军。
但有时候人活着,就为了那口气。
谢家沉冤昭雪,北疆那三万冤魂正了清名,大仇一朝得报,谢迟归站在大皇子、高相那些人的坟前,无喜也无悲。
他和这个尘世的羁绊,尘归尘,土归土,到这里,算是全都了了。
谢迟归在他二十六岁这年,白了半数头发。
若说谢迟归还有什么尘缘未了。
他儿时的玩伴,新帝算一个。
但终究他做君,他为臣,君臣君臣,自当有别。他远远地站着,看他君临天下便好。
另一个他还牵挂着的人,叫做江黎雪,他的青梅。
自幼年起,谢迟归就朦朦胧胧地觉察到,自己以后大概是要娶江黎雪的。
家世相近,他母亲和她母亲又格外要好。
江黎雪是十分标准的那种大家闺秀,谢迟归好玩,再金贵的衣裳上身两个时辰也看不出本来模样,不是滚泥潭里了就是房檐树枝上勾破袖子了,然而江黎雪永远都是干干净净、温温柔柔的。
谢迟归在外头胡天胡地,江黎雪却总能找到他。
「阿池,我娘亲熬了莲藕汤,你过来喝。」
到后来逐渐变成,
「阿池,我熬了莲藕汤,你过来喝。」
他们有一个好的开头,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尸山血海,碎骨盈地,永永远远地把那个少年留在十四岁。
谢迟归「身故」第六年,江黎雪嫁人了。
那一年她十九岁,实在再拖不起。
江黎雪嫁人那天,一直在南方谋划,隐姓埋名了六年整的谢迟归第一次j j,他易了容貌,特意也穿了一身红裳。
站在人群里,看江黎雪的喜轿摇摇晃晃,一路往东去。
第3章
那个r p m j做得不太好,绷得他整张脸都是木的,耳廓那个地方扯得生疼,太阳穴扑通扑通跳,难受得他差点站不稳。
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的人该好好活。
阿雪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她合该嫁个称心如意的郎君,生儿育女,顺顺遂遂把一生过了。
而已经死掉的人,不该再去打扰活人。
所以哪怕时至今日,谢迟归已经可以堂堂正正行走在日光底下,他也没去找过江黎雪一次。
新帝对谢迟归这种槁木死灰、油尽灯枯的状态感到很不满意。
他经常找谢迟归喝酒,骑马,打猎。
然而那句话怎么说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某日新帝又召谢迟归进宫,名为议政,实则带他一起看教坊司新排的歌舞。
领舞的舞姬是个胡女,腰缠金铃,美女蛇一般,满是异域风情。
谢迟归对这些不感兴趣,只是默不作声喝着闷酒,一直到新帝身边那位颇得宠的淑妃,不顾内监劝阻,非要闯进来查岗,谢迟归才掀起了眼皮。
男人最怕被人前被x m子,更何况是九五至尊。新帝好不容易才把淑妃打发走,将将把脑门上的汗擦干净,屁股还没坐稳,就对上了谢迟归看完热闹饶有兴致的眼神。
新帝:?
在那一个瞬间新帝福至心灵。
「爱卿,你孤苦无依这么多年,朕替你寻门亲事吧?听朕一句劝,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日子就慢慢过起来了。」
谢迟归:?
「谢陛下,臣不用。」
新帝:「要的要的,朕保管你热热闹闹的。」
谢迟归:「不用不用,真不是客气。」
谢迟归前脚刚进家门。
宣旨的黄公公后脚拍着马就到了。
黄公公眉飞色舞,喜气洋洋,那架势像是皇上下旨赐了他个对食一样。
谢迟归觉得小六子简直胡闹。
他给他找了个夫人,恰恰是今日宴席上那位恃宠生骄的淑妃娘娘的——娘家小妹。
乔姝。
谢迟归知道乔姝。
他虽少言寡语,但混迹男人堆,却也时常能听见乔二小姐的名字。
原因无他,乔二小姐俗称小乔,是如今上j ch出了名的美人。
谢迟归这个人吧,刀山血海里走过来,经历过数不清的背叛、算计,虽然才二十六岁,但实打实是个六十六岁的心态,不然,何以刚到中年就白了半数头发?
说一句观美人如白骨,毫不为过。
谢迟归一点都不想跟小六子做连襟。
且不谈那乔二小姐今年刚刚及笄,他配她简直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是什么道德的沦丧。
就说今日大殿上的淑妃娘娘,美则美矣,彪悍也是真的彪悍。
谢迟归整个前半生都在喜欢江黎雪那款,突然塞给他个淑妃娘娘这种,谢迟归有理有据怀疑小六子在携私报复他看他笑话。
第4章
虽然,但是。
亲还是要成的。
小六子由他扶持上位,黄公公从太和门一路敲敲打打到长安道,弄得整个紫禁城都晓得皇上给上将军赐了门亲事。
谢迟归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接了旨。
可你还真别说,自从接了旨,谢迟归整个人还真就活了几分。
新妇进门,府里该修缮的地方得修缮,聘礼要备,宾客要请,大到哪几位大人坐一桌,小到新夫人的衣箱该打什么款式,样样都要细细地择定。
谢迟归是个孤家寡人,没人给他操办这些,这样大的事,管家也不敢擅自拿主意,是以谢迟归被迫被淹没在一大堆繁文缛节里。他实在太久太久,没有这样子坐下来,事无巨细去谋划一件事了,甚至诡异地找到了一丝当年殚精竭虑布局扳倒大皇子的那种紧张压迫感。
婚期定得急,他忙得脚不沾地,忙得七窍生烟,忙得吃不上饭,忙得根本没工夫去想什么尘归尘土归土的事,真有那闲工夫,他满脑子也都是在臭骂小六子乱点鸳鸯谱。
谢迟归的忙碌是卓有成效的。
短短半个月时间,将军府的大门新漆了,瓦当上的青苔除了,回廊下的旧风灯全换成了朱红描金的新样式,原本斑驳的窗棂如今雕满了缠枝牡丹,甚至连门口的石狮子都叫水冲了三道。
一切修缮赶在大婚三日前完工,谢迟归视察完最后一棵移栽的花木时,已近傍晚。
暮色漫在洗得发亮的青石板地上,房檐下大红绸缎映着落日余晖。崭新的、明亮的、洁净的物件看上去总是容易让人心生欢喜和期待。
可谢迟归忽然就觉得难过。
他指着那棵新栽的梅树,同近侍不讳道:「在这,放张石桌。」
迟归小说整本书读下来没有什么拖沓的感觉,足以证明作者的文笔和恰到好处的剧情。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