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我早就习惯了这种偏心。
从小到大,爸妈对我也算是尽了养育的责任。
一旦碰到跟我哥有利益冲突的时候,眼里就没有我的存在了。
一时接受不了的情绪是我妈为了嫂子骂我,为了一个刚到我们家两年多的人来指责我。
回来冷静后也想明白了,她不是为了嫂子,他是为了乖孙。
儿子很重要,孙子更重要,女儿只是他们都不在时候的慰藉。
小时候,
如果有一个鸡蛋,那一定是哥哥的。
如果有两个鸡蛋,才会一人一个。
哥哥成绩不好,那一定要花钱找名师补课,找老师沟通。
我如果成绩下降了,只有一顿打骂,饿一顿不准吃饭。
哥哥没考上高中,家里花了十几万买了分才勉强上到一个末位高中的普通班,
然后开开心心地给哥哥办了谢师宴,给他报名了出国旅游放松一下。
我考上了省重点高中的精英班,学费全免,
也只是得到了父母的一句:“考得不错,给家里省钱了。”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只给了200块,让我跟同学去吃点肯德基。
高中毕业,我哥考上了一个二本,家里给他买了苹果最新款的三件套,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热热闹闹办了成年礼和升学宴。
我考上了一所双一流大学,却只得到了一部一千多的手机,还是哥哥淘汰下来的。
过18岁生日时,妈妈给我发了一个188元的红包。
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社区还送来的慰问,
我妈直接向他们咨询想给我办个助学贷款要开什么证明,等我大学毕业了让我自己还学费。
整个大学,我妈给哥哥1500元的生活费,给我只有600元。
我也跟他们诉说过不公平,得到的只有他们的PUA:
“要不是想给你哥哥留个亲人,压根就不会有你。我们没有对你缺吃少喝,还供你上到大学,多少家庭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挣钱养家了,你不要不知足。”
这么多年唯一的温暖大概是,
只有一个鸡蛋时,我哥假装吃不下把鸡蛋分我一半;
多少个不准吃饭的晚上,全靠着哥哥给的辣条饱腹;
他出国旅游回来会给我带漂亮的发夹和好吃的零食,
18岁生日时悄悄买一个让我独享的小蛋糕,
大学时在妈妈发生活费的时候偷偷从他的里面给我转200元。
大学毕业后,我跟同学一起开了公司,我出技术他们出钱。
短短三年在行业的风口下挣到了钱,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跟家人分享这份喜悦时,妈妈虽然欲言又止,但也是为我高兴的。
由于我哥经常出差,让我多回家照看一下爸妈,一来二去,好像我变成了他们最疼爱的女儿。
后来他们就经常叫我回家吃饭,烧我爱吃的菜,营造出家庭和睦的氛围。
直到嫂子嫁进门,阴阳怪气地说我都工作了还吃家里用家里的。
后来我就开始每半年给我妈一些伙食费,继续维护来之不易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