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软话说了个遍,还破天荒地请我喝了杯最贵的奶茶。
他姿态放得极低,我这人向来吃软不吃硬,也就暂时没再提分手的事。
我和顾言是同期实习生,他名校毕业,能力出众,人也上进,很快就在公司里站稳了脚跟。
但随着我们相处渐深,我发现这份感情并不像表面上那样。
首先是消费,公司楼下的商务餐厅,我想去尝尝,他总说又贵又难吃,纯属智商税。
最后我们的午餐地点,基本固定在隔壁街的快餐店,一人一份15块的盒饭,听他畅想未来如何在陆家嘴买下大平层。
再说团建,部门聚餐我乐于参与,但他从来不去。
顾言说那种场合虚与委蛇,浪费时间,不如留下来加会儿班,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起初我还真信了他是事业心强,可后来撞见他不止一次,在大家聚餐的时候,偷偷跟着别的部门去蹭吃蹭喝,我感觉就不太对了。
顾言给我的解释匪夷所思:
「我是男人,脸皮厚,去哪都能吃得开。你一个女孩子,在酒桌上被那些油腻领导灌酒占便宜怎么办?这种脏活累活还是我来,你就安安稳稳的,别让我担心。」
这……
我还能说什么?
关键是工作项目也有套路。
一开始我们合作,出力的活基本是我干,他负责最后的汇报总结。
他说他口才好,能把我们的功劳最大化。
后来功劳真成了他一个人的,领导的夸奖,同事的羡慕,都落在他身上。
而我成了他口口声声要感谢的「贤内助」。
有一次我实在没忍住,跟他说我觉得功劳分配不均,我成了他的背景板。
顾言立刻叫起了撞天屈。
「念念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明明是在帮你啊,你性格内向,不擅长表现,我把你的贡献都包装进去了,大家才知道你有多厉害。」
「我不惜顶着爱出风头的骂名,帮你争取利益,你却反过来说我抢功劳,我真是比窦娥还冤。」
顾言一番话说得我头昏脑涨,实在懒得跟他争辩,找了个借口就想溜。
没想到他拉住我,一副「我深思熟虑都是为你好」的模样,极其自然地建议:
「不如以后你的奖金都交给我来理财,我保证比你存银行收益高。你需要用钱的时候,我再转给你。」
我点点头,旋即提议:「那你也把你的首付款交给我保管吧,等你买房了我再给你。」
顾言哈哈大笑,说我真会开玩笑,一点幽默感都没有。
我没再说话,第二次动了分手的念头。
但又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
几天后,我们部门和竞争公司的关键项目提案会,俗称PK大赛。
顾言在台上口若悬河,逻辑清晰,气场全开,引得包括甲方在内的所有人频频点头。
我特别欣赏在专业领域闪闪发光的人,这也是我当初被顾言吸引的主要原因。
邻座的同事小雅碰碰我:「你家顾言也太能说了,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这单稳了。有这么个男朋友,带出去多有面子。」
我尴尬地笑笑,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