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岗位是后勤部的仓库管理员。
沈琴穿着崭新的主任白大褂,双手插兜,走到我原来的办公室门口。
现在是她的了。
“林曼,动作快点,别磨磨蹭蹭的。”
她用脚尖踢了踢我放在门口的纸箱。
“你的东西就堆在走廊上,别影响我们科室的形象。”
“还有,你电脑里的手术资料要全部交接给我,那都是医院的资产。”
我抬头看了她一眼,把最后一个纸箱封好。
他被我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却还是壮着胆子说。
“怎么,不服气?以后在医院里,注意自己的言行,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
我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他。
“请教一下沈主任,如果病人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最佳的手术方案是什么?”
沈琴的脸瞬间涨红,结结巴巴地说:
“这个……要看具体的指标……是……是一种很复杂的情况……”
我没再理她,他自觉没趣,冷哼一声走开了。
我想起三年前,我放弃了国外顶尖医院的邀请,选择留在这里。
老院长握着我的手说:
“小林,这里需要你,你那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是我们医院的定海神针。”
现在想来,真是讽刺。
仓库管理员的工作,清闲得让我发慌。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单子,清点纱布棉签消毒水的数量。
不用再面对生死一线的抢救,不用再承担重如泰山的责任。
昨天,急诊科送来一个多处穿透伤的病人,大出血休克,值班医生经验不足,手足无措地给我打电话。
我只听了两句,就平静地告诉她。
“去找沈琴主任,他是外科一把手。”
电话那头急道:
“沈主任在开会,他说这种常规清创,让我们自己处理!”
我没有再说话,直接挂了电话。
下班后,我第一次没有回家。
我去了一家游泳馆。
戴上泳帽,拿起泳镜,面对顶楼的泳池。
把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倾注在了水中。
第二天,医院的工作群里,沈琴发布了一份文件。
文件名是《关于规范外科手术风险评级建立多部门联合会诊机制的通知》。
点开是一个十几页的文档,里面用各种繁琐的流程和定义,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手术审批制度。
要求所有四级以上的手术,都必须经过医务科麻醉科内科等至少五个部门的负责人签字,才能进行。
群里一片死寂。
几秒后,同事们的私聊消息像炸弹一样轰过来。
“曼姐,这家伙是想害死人吗?等他这套流程走完,黄花菜都凉了!”
“她是不是有病?急诊手术争分夺秒,他这是在草菅人命!”
“今天有个肠梗阻的,就因为医务科主任下午不在,他硬是拖着不让上台,病人疼得满地打滚!”
“这是规范风险吗?这他妈是把责任全甩出去!出了事反正不是他一个人的锅!”
“纯粹的官僚主义,只会纸上谈兵!”
我看着群里沈琴那条置顶的通知,一言不发。
一个年轻医生私下问我,文件里提到的一个罕见并发症该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