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一肚子无奈,暗自叹气这日子真没法过。好说歹说解释半天,家人才总算信了他没往心里去。
这时众人话题才转到村里的头号新闻上。
这年头女子名声要是坏了,基本就难抬头了,被唾沫星子淹死人的说法绝非夸张。
张小婉和罗飞被当场撞见,名声算彻底毁了。
要么咬定是被罗飞强迫,要么就认了两情相悦嫁过去,不然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正经人家不会娶名声有亏的姑娘。
张会计虽说跟罗队长不对付,却向来斗而不破。
真把罗飞送进局子,两家就成世仇了。
同是队里干部,会计虽说不如队长,可乡下的事哪能只看职位?
张家人口多,要是总来捣乱,罗彪这队长的活儿可不好干。
这么看,罗家张家算是势均力敌,谁也压不住谁。况且,还有传言说张寡妇跟罗彪有私情。
不知是权衡利弊,还是碍于私交,两边最后敲定:
罗飞跟媳妇离了,拿两百块彩礼,娶张小婉进门!
方言听得直咋舌,这也能行?
罗飞的媳妇能乐意?
他记得那女人可不简单,改革开放后跟着个卖耗子药的跑了,后来还成了富婆。
这时候离了婚回娘家,往后还能遇上那人吗?
啧啧,罗彪父子跟张寡妇母女都精得很,这四家凑一块儿明争暗斗,往后可有热闹看了。
再说,罗张两家联手打破村里势力平衡,洪书记能乐意?
罢了,这些哪是自己一个小社员该操心的,眼下该琢磨的是咋改善家里生活。
“你们快吃,吃完带你们找好东西!”
“小叔,啥好东西呀?”
“我能去不小叔?”
“我也想去!”
......
方言乐了,这招真管用,一听有好东西,侄子侄女们立马不怕他了。
这年头的孩子哪有不嘴馋的,好多连黑窝头都吃不饱。
只要有好吃的,啥都不怕,哪怕挨小叔一顿打也值。他冲孩子们神秘一笑,没言语。
见小叔这模样,孩子们哪还坐得住,三两口扒完婉里那点稀粥咸菜,胡乱擦把嘴,直勾勾盯着方言。
那眼神跟等着喂食的小狗似的,方言手里的花卷顿时咽不下去,掰成两半塞给爹妈,一口气喝完红薯糊糊,不等老两口开口,扛着铁锹就往外走。
“都带上锄头、农具,跟我来!”
“欸!”
孩子们这才反应过来,拿镐头的拿镐头,扛锄头的扛锄头,就连最小的方兰,也拎着小铲子颠颠地跟在后头。
向阳大队的保管员懒,嫌天天收发农具麻烦,就让大家把家伙什带回家,第二天直接带着上工,省得来回跑。
见方言带着孩子们扛着农具往村外走,不少村民打趣:
“方言,天快黑了还下地?”
“夜里干活可不算工分啊!”
“看来是大伙看错了,你不是不下地,是专挑晚上干,觉悟够高,这是不想占公家便宜啊!”方言听着,没搭腔。
向阳大队的庄稼一年两熟,刚过立夏,离冬小麦成熟还有半个多月,好多村民家已经断粮,只能挖野菜填肚子。
孩子们见扛着农具,也以为是去挖野菜,刚才听说有好东西的兴奋劲儿早没了。
在21世纪的城市,野菜浑身是宝,不仅能控制低脂低糖,野菜还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可对这时候的人来说,野菜跟美味压根不沾边,“吃糠咽菜”里的“菜”说的就是它。
缺油少粮的时候,野菜顶不住饿,粗纤维还刮肠胃里这点油水,没有办法才会吃一些。
孩子们心里犯嘀咕,却没一个敢出声。
谁敢跟小叔较真啊?
小叔难得肯干活,还有兴致帮家里挖野菜,要是被自己搅黄了,回家准得挨爹妈揍。
一会儿功夫,方言就带着孩子们到了村南河边的柳树林。
“小......小叔,这儿离村子这么近,村里经常有人来挖野菜,应该是没啥可挖的了。”大侄子方文说道。
他是方言大哥的大儿子,快十二岁了,也就他敢和方言说上几句话。
“我们今天不挖野菜。”
“小叔,不挖野菜,让我们带农具干什么呀?”
二侄子方武是方言二哥的儿子,刚满十岁,性子比内向的方文野多了。
方言也想跟侄子侄女们改善改善关系,让他们别总怕自己,就想逗逗他们:“你们几个猜猜,谁猜对了,一会儿好东西能多吃一点!”
“啊?”
孩子们都懵了。
面面相觑。
小叔什么时候说话这么客气了?
他该不会又想逗我们玩吧?
方言一看孩子们的表情,瞬间失去了捉弄的兴致:
“算了算了,你们也别猜了,来,照着我一会儿做的记号,使劲往下就行了!”
说着,就在树林里转悠起来。
孩子们再次面面相觑。
不知道小叔到底想干啥。
不过随后大家就分头忙活起来,谁也不敢惹小叔不高兴!
不知道原因和目的,大家挖得浑身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