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调转船头,如同一名决绝的泳者,毅然投身于追逐黑暗巨兽的航迹。主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尾流,推动着飞船以最大安全速度,切入那条被巨大引力源无形犁开的“航道”。主控室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在主动靠近一个能轻易碾碎自己的存在,这种明知故犯的恐惧,远比未知更折磨神经。
顾淼坐在主控台前,目光紧锁着前方空无一物的星空。那里,肉眼什么也看不见,但所有的被动传感器都在尖叫着警告——前方的空间结构正处于极度的畸变之中。
“我们正沿着其尾流边缘航行,距离预估的‘实体’边界保持至少零点五个天文单位的安全距离。”李振舰长声音低沉,他尽可能让航线显得保守,但谁都知道,在能扭曲空间的敌人面前,所谓的“安全距离”可能只是一个心理安慰。
“所有被动传感器全开,重点收集重力波残余、背景辐射畸变、任何可能的微粒子逸散。”顾淼下令,他的声音因长时间紧绷而沙哑,“亥伯龙,建立实时数据模型,尝试反推其推进系统的原理和能量级数。”
“指令已执行。模型构建中……警告,检测到高强度空间曲率梯度。飞船正在穿越‘曲速尾迹’的边界层。”
就在“洞察号”穿越那道无形边界的一瞬间,飞船猛地一震,并非来自撞击,而是源于空间本身的剧烈变化。所有的仪器读数开始疯狂跳动,然后又诡异地趋于一种异常的“平稳”。
“引力读数稳定……不对,是失效了!本地空间引力参数已被覆盖,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强行‘熨平’的时空泡内部!”科学官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
“引擎功率下降百分之三十!效率严重衰减!我们好像……陷入了一种无形的‘泥沼’!”动力部门报告。
顾淼看向舷窗外,景象更是令人心悸。原本璀璨的星空,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毛玻璃,所有的星光都变得模糊、扭曲,被拉成长短不一的诡异光弧。仿佛整个宇宙都被远远地推开了,他们被困在了一片独立而孤寂的水域。
“这就是它们航行的方式……”顾淼喃喃道,“不是推开前面的空间,而是将身后的空间‘抚平’,利用时空本身的张力前行……我们不是在追逐它,我们只是被它航行时产生的‘余波’带着走。”
这是一种超越人类想象的 propulsion 方式,高效、宁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它们所过之处,连物理规则都被暂时改写。
“尝试向地球发送状态报告!”李振命令道。
通讯官努力片刻,脸色苍白地抬起头:“不行!所有频段的信号都无法穿透这片扭曲的空间!量子通讯也受到强烈干扰,纠缠态……失效了!”
他们与后方,与人类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了。
成为信息孤岛的绝望尚未完全吞噬众人,新的发现带来了更深的寒意。
“教授!检测到异常信息残留!”亥伯龙突然提示,“在扭曲的空间背景中,存在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信号余晖。正在尝试放大和解析……”
主屏幕上出现了一段被严重干扰、支离破碎的数据流。经过亥伯龙的增强和处理,一些模糊的影像片段开始闪现。那并非人类理解的视频,更像是某种意识流的、直接编码的感知信息。
他们看到了——一颗遍布奇特晶体丛林的星球被无形的力量瞬间剥离、分解,如同沙堡遇上潮水;一种类似水母、散发着柔和生物光的智慧生命群体,在真空中无声地破碎、湮灭;复杂的星际建筑结构被拆解成最基本的粒子流,汇入一个巨大的、无形的“收集器”……
这些画面断断续续,充满了数学上的冰冷和效率,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只有纯粹的“处理”过程。
“这是……记忆?还是它处理过的‘垃圾’数据流?”李振感到胃部一阵翻腾。
“是日志。”顾淼的声音仿佛来自深渊,他的脸上失去了最后一丝血色,“是它毁灭其他文明的‘工作记录’。这些信息就残留在它航行的尾迹里,像车轮碾过泥土留下的痕迹……因为它根本不在乎被谁看到。”
这些无声的影像,比任何狰狞的外貌都更深刻地揭示了“收割者”的本质——它不是恶魔,不是怪物,它是一种现象,一种宇宙尺度的、遵循着某种冰冷指令的“清道夫”。毁灭对它而言,不是暴行,只是流程。
就在众人被这残酷真相冲击得心神摇曳之际,飞船的被动雷达系统捕捉到了一个不同于背景噪音的微小信号。它非常微弱,但规律性极强,并且……源自身后,来自他们刚刚穿过的、那片被“抚平”的空间区域。
“检测到小型实体信号!一个……它在跟着我们!”监测官的声音因惊讶而拔高。
信号源很小,速度也不快,正艰难地在那个平滑的时空泡边缘挣扎,一点点地缩短与“洞察号”的距离。
顾淼立刻调取了长焦距光学传感器的画面,对准了信号来源。经过图像增强,一个物体的轮廓显现出来——它大约只有小型卡车大小,外形不规则,表面覆盖着某种暗沉的、非反射性的材料,看起来破旧不堪,像是经历了漫长的星际漂泊。它没有任何可见的推进器喷口,移动方式十分怪异,仿佛在利用空间曲率的细微差异进行“滑行”。
这绝非“收割者”的造物,其技术风格和状态都截然不同。
“这是什么?陨石?探测器残骸?”李振疑惑道。
那未知物体似乎也发现了“洞察号”,它调整了一下姿态,头部一个类似传感器的结构对准了他们。几秒钟后,一段极其简单、但在宇宙中可能具有通用性的数学序列信号,被调制在微波波段,向着“洞察号”发送过来。
是素数序列。和“收割者”最初信号中使用的数学语言类似,但感觉……完全不同。这个信号显得笨拙、微弱,甚至带着一丝……急切?
顾淼的心脏猛地一跳。在这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无声之海,竟然遇到了第三个存在?
他深吸一口气,对通讯官下达指令:“尝试用同样的数学语言回应。发送友好和识别的几何图案。”
通讯官照做了。一段代表和平与问候的简单分形图信号被发送向那个小小的流浪物体。
短暂的沉默后,对方做出了回应。它发送过来的不再是无意义的数学序列,而是一幅极其简洁、却蕴含巨大信息量的点阵图。
点阵图清晰地显示了一个恒星星系,然后是一个巨大的、代表“收割者”的阴影掠过,星系的光点迅速熄灭大半。最后,是一艘小小的、与眼前这个物体轮廓相似的飞船,从星系的残骸中逃出,驶向黑暗……
亥伯龙的电子音适时响起,为这幅点阵图加上了最终的注脚:
“信号解析完毕。该信息包内包含自识别代码,根据其内置的星图匹配……它来自天鹰座方向,一个于二十七年前……被‘收割者’彻底摧毁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