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寄存处(科兴3针持证来看) 。
下午四点半,写字楼里的空调还在嗡嗡作响,陈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报表,指尖却无意识地划过了手机通知栏。不是弹出的工作群消息,也不是外卖平台的优惠推送,而是一条带着“热”字标的微博热搜——#央视连发6条灾害科普视频#,后面还跟着个小小的“爆”字。
他本来没太在意,这种热搜大多是噱头,点进去无非是些博眼球的营销号内容。可手指却像是有自己的意识,顺着那条热搜点了进去,翻了没两下,就看到了中国军事的官方账号。最新一条视频发布于半小时前,标题直白得不像常规科普,就叫《星际天体3A阿特拉斯轨道动态与地球气候关联分析》,封面是一张清晰的星图,那颗被标注为“2024FL7”的星体泛着淡淡的绿光,在黑色背景里格外显眼。
陈砚戴上耳机,点了播放。没有激昂的背景音乐,没有夸张的动画特效,画面里只有一位穿着深灰色常服的研究员,身后是巨大的电子屏,上面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轨道模拟图。研究员的声音平稳得像在念新闻稿,没有一丝波澜,却字字都往陈砚耳朵里钻:
“截至今日16时,3A阿特拉斯星体距离地球约4.2亿公里,轨道参数再次修正,当前轨道与地球黄道面夹角3.2度,预计11月28日15时许进入太阳盲区,届时将暂时脱离地面观测范围。根据最新光谱分析,该星体彗发成分异常,未检测到常规彗星含有的水冰物质及甲烷、氨等挥发分,反而检测出高浓度的镍铁合金与未知硅酸盐成分——这一特征与已知星际天体数据库中的所有样本均不匹配。”
电子屏上的画面切换,左边是3A阿特拉斯的红外成像图,核心区域呈现出规则的椭圆形,边缘泛着金属般的冷光;右边是普通彗星的对比图,核心模糊,彗发松散,像一团被风吹散的棉絮。研究员指着两张图的差异处,继续说道:“自然形成的彗星核心多为冰质和岩石混合体,形态不规则,而3A阿特拉斯的核心密度约为7.8克/立方厘米,接近钢铁密度,且边缘光滑,具备明显的人工造物特征。”
陈砚的眉头不知不觉皱了起来。他退出去,点开了这个账号的主页,往上翻了翻,发现从三天前开始,中国军事像是突然调整了内容方向——之前大多是武器科普、军事演习的报道,可这三天发布的六条视频,全是围绕“灾害应对”和“生存准备”展开的。
第一条是《极端天气下的家庭物资储备指南》,详细列出了压缩饼干、饮用水、常用药品的储备量,甚至精确到“每人每日至少1.5升饮用水,压缩饼干按每块提供400大卡热量计算,建议储备三个月用量”;第二条是《断网断电后的应急通讯方案》,演示了如何用老式收音机接收应急频道,如何自制简易信号旗;第三条更直接,标题是《家庭急救包标准配置与伤口处理教程》,从止血包扎到骨折固定,讲解得细致入微,背景里的急救包上,还印着“应急管理部推荐”的字样。
最让他在意的是第五条视频——《全球种子库:地球生命的最后备份》。镜头跟着工作人员走进位于地下100米的种子库,零下18摄氏度的储藏室里,几万份种子样本被装在密封的铝箔袋里,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讲解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这里保存着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份种子,能抵御地震、洪水、极端低温等多种灾害,即使发生全球性粮食危机,这些种子也能为人类保留重启农业生产的希望。”
视频拍到一半时,背景音里突然混进了一段模糊的电波声,滋滋啦啦的,像是电台信号受到了干扰。陈砚把音量调到最大,仔细听了听,隐约能分辨出“……轨道偏移……应急响应……避难所……”几个词。他扫了眼弹幕,有人和他一样注意到了这段异常的背景音,留言问“这是在调试应急通讯吗?”,可这条评论很快就被“想多了吧”“官方只是在科普”“别制造焦虑”的留言淹没,没一会儿就消失在了滚动的弹幕里。
“陈砚,报表弄完了没?组长催了!”邻座的同事小张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拿着刚买的奶茶,笑着调侃,“还在刷手机呢?看什么呢这么入神,不会是在看那个‘末世预警’的热搜吧?我早上也刷到了,那些视频我看就是借题材搞科普,你看评论区都在玩梗,说官方是怕我们真遇到灾难不知道怎么活,提前打预防针呢。”
陈砚摘下耳机,把手机揣回口袋,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报表深吸了口气,却怎么也集中不起注意力。小张的话没错,评论区里大多是玩梗和调侃,有人晒出自己囤的几包泡面,配文“响应官方号召,末世储备已到位”;也有人截图视频里的物资清单,吐槽“三个月的压缩饼干,怕不是要吃到过期”。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如果只是常规科普,为什么要连着三天密集发布?为什么要特意提到3A阿特拉斯的“人工造物特征”?为什么种子库的视频里会混进奇怪的电波声?
这些疑问像细小的虫子,在他心里爬来爬去,让他坐立难安。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陈砚跟着人流走出写字楼,晚高峰的车流堵得水泄不通,喇叭声此起彼伏,路边的奶茶店排着长队,一切都和往常一样,热闹又寻常。可他看着眼前的景象,脑海里却不断闪过视频里的星图、种子库的货架、研究员凝重的表情,心里那点莫名的不安,像潮水一样越来越汹涌。
他没像往常一样去地铁站,而是转身走进了路边的超市。超市里人不多,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米面油专区的货架上,10斤装的大米还堆得满满的,旁边的压缩饼干货架上,几盒不同品牌的压缩饼干安安静静地摆在那里,包装上印着“保质期四年”“应急储备”的字样。
陈砚走到大米货架前,拿起一袋10斤装的东北大米,看了眼保质期——还有两年零三个月。他犹豫了一下,又拿了一袋,放进购物车里。接着是食用油,他选了一桶5升装的菜籽油,保质期也还有两年多。然后是压缩饼干,他挑了两盒包装最朴素的,上面写着“军用标准”,净含量1200克,里面有12小块,每块能提供450大卡的热量。
“小伙子,这是要囤货过冬啊?”负责米面油专区的导购阿姨笑着走过来,帮他把大米放进购物车里,“最近买大米的人是挺多的,都说今年冬天可能会特别冷,提前备着省心。”
陈砚笑了笑,没多说什么,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对,怕冬天冷,不想总出门。”
他推着购物车,又转到了日用品区,拿了几包卫生纸、几瓶矿泉水,还有两包电池——视频里提到过,断电后,手电筒和收音机都需要电池。走到零食区时,他又想起视频里说的“高能量食品”,顺手拿了两盒巧克力和几包牛肉干,这些东西体积小,热量高,关键时刻能顶饿。
结账时,收银员扫完码,看着屏幕上的商品清单,笑着说:“大米两袋,食用油一桶,压缩饼干两盒……小伙子这是要居家办公啊?准备得挺全乎。”
陈砚付了钱,拎着两大袋东西走出超市,手腕被勒得有些发疼。傍晚的风带着秋天的凉意,吹在脸上,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些。他看着手里的东西,突然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不过是几条官方科普视频,至于这么紧张吗?说不定真的像评论区说的那样,只是常规科普,是自己想多了。
可心里的那点不安,却始终挥之不去。
回到合租的出租屋时,室友李哥正躺在沙发上打游戏,看到他拎着两大袋东西回来,抬了抬头,笑着问:“哟,陈砚,你这是搬空超市了?买这么多东西干嘛?”
“没什么,”陈砚把东西拎进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提前备点过冬的物资,省得冬天冷不想出门。”
他的房间不大,十几平米,摆着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书桌。陈砚把大米和食用油放进书桌底下的柜子里,压缩饼干和巧克力塞进衣柜最里面的角落,矿泉水和电池放在床头的抽屉里。做完这一切,他坐在床边,看着窗外楼下的街道——路灯已经亮了,行人来来往往,外卖员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车流里,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平静。
他拿起手机,又点开了中国军事的官方账号,第六条视频已经有了近百万的播放量,评论区里依旧是一片轻松的氛围。陈砚刷了几条评论,心里的不安渐渐淡了下去。也许真的是自己想多了,他这样告诉自己。
可睡前洗漱时,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还是忍不住又点开了购物软件,搜索“应急手电筒”和“便携式滤水器”——视频里说过,断水断电后,干净的水和照明是生存的关键。他加购了一支强光手电筒和一个简易滤水器,付完款后,才关掉手机,躺到床上。
黑暗里,陈砚睁着眼睛,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视频里研究员平稳的声音,看到那颗泛着绿光的星体在星图上缓缓移动。他不知道3A阿特拉斯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些官方视频是不是真的藏着什么“异常信号”,但他知道,多准备点东西,总没错。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影。陈砚翻了个身,渐渐进入了梦乡。他没意识到,从他在超市拿起第一袋大米开始,从他加购手电筒和滤水器开始,他这个最普通的上班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悄悄按下了准备键。而那颗遥远的星体,正拖着淡淡的绿光,朝着地球的方向,缓缓驶来。
评论精选
陈砚,小张的奇幻之旅在《凡尘余烬:末世求生全文+后续_陈砚小张后续完整大结局》中充满了惊奇和探索。作者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示了奇幻的世界,我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这本小说《凡尘余烬:末世求生全文+后续_陈砚小张后续完整大结局》充满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时刻,陈砚,小张的勇气令我感到鼓舞。作者以深情和智慧的笔触刻画了情节,令我深受感动。
《凡尘余烬:末世求生全文+后续_陈砚小张后续完整大结局》简直是一本关于复仇和正义的故事。陈砚,小张的力量和对抗邪恶的决心令人振奋。这本书充满了紧张的战斗,作者的叙述方式让我不禁跟随陈砚,小张一起踏上复仇之路。